中国文化
文化中国
 
非遗文化 龙首文苑 国画周刊 书法艺术 文博收藏 文旅美食 新美育 悦读空间
您的当前位置:中国文化报网 > 产业 >

数字赋能提效能

来源:网络 编辑:马俊冬 时间:2025-09-04 17:15

  ​近日,大庆油田第一采油厂第四作业区中十四采油班围绕数字化建设目标主动作为,不等不靠破解设备运维与数据采集难题,实现127口油井、45口水井关键生产数据的自动采集与实时监控,以“班组行动力”为油田数字化转型注入“基层新动能”。

  “之前油井功图、油压数据全靠人工现场抄录,遇上恶劣天气不仅效率低,还存在安全隐患。现在手机点开系统,井场数据实时跳出来,省心又高效!”提及数字化改造后的变化,中十四采油班员工感慨道。此前,班组部分工况采集器因电池损耗无法正常工作,油井油压数据也需人工定期巡检记录,成为制约数字化推进的“拦路虎”。面对这一问题,班组第一时间向作业区申请协调电池材料,由副班长带队,联合一名技术骨干组成攻坚小组,主动承担起采集器电池更换任务。

  4天时间里,攻坚小组每天清晨便携带工具奔赴井场,从拆卸旧电池、检查设备线路,到安装新电池、测试信号传输,每一个环节都细致严谨。井场分布分散、部分设备安装位置特殊,他们就扛着工具徒步往返,顶着烈日逐项排查,确保100余台工况采集器全部恢复正常运行。“虽然每天下来浑身是汗,但想到能推进数字化进程,大家都干劲十足。”副班长擦着额头的汗水说。

  解决采集器供电问题后,班组又聚焦油压数据自动采集难题。通过作业区协调,他们为127口油井更换专用堵头,逐一安装油压无线压力变送器,同步完成电流监测装置的调试对接。期间,作业区数字运维小组多次到现场调试,与班组员工共同排查信号干扰、参数匹配等问题,经过3轮调试优化,最终实现油井功图、油压、电流,以及45口水井油压、瞬时流量数据的全自动采集。

  如今,中十四采油班员工通过手机端、电脑端的数字化管理平台,可随时调取172口井的实时生产数据,不仅省去了每日人工巡检的繁琐流程,还能通过数据异常预警功能及时发现生产问题。“以前人工核查127口油井数据需要大半天,现在系统自动生成报表,异常数据会标红提示,处置效率至少提升了20倍。”资料员展示着平台操作界面介绍道。

  此次数字化攻坚,是中十四采油班践行大庆油田“用数赋智、以智提效”理念的生动实践。接下来,班组将持续深化数字化应用,围绕数据分析、智能诊断等功能开展学习培训,进一步释放数字动能,为油田数字化转型贡献基层力量。(王海宇

  

 
 
中国文化报客户端下载
 
视频
 
特别推荐
 
图片
 
网站简介|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联系我们| 招聘启事| 不良信息举报|
版权所有:中国文化报网 wenhuabao.com.cn
合作qq:3367874305 举报邮箱:918825737@qq.com
Copyright 2012-2021 中国文化报 未经书面授权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