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九三阅兵,传承奉献精神 来源:网络 编辑:马俊冬 时间:2025-09-05 17:19
作者:王莹 2025 年 9 月 3 日,北京天安门广场,一场盛大的阅兵式震撼世界。这是我国为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 80 周年而举行的阅兵,也是中国近代以来反抗外敌入侵第一次取得完全胜利的民族解放战争胜利 80 周年的纪念。那日,天高云淡,阳光明媚,长安街上,铁流滚滚,战鹰翱翔。我怀着无比崇敬与激动的心情,早早守在电视机前,目睹了这场气势恢宏的阅兵盛典,内心久久不能平静,那激昂的旋律、威武的方阵、先进的装备,如同历史的长河奔腾而过,将我深深裹挟其中,让我深刻感受到历史的厚重与时代的脉动,从先辈们抛头颅、洒热血的奉献精神中汲取到奋进的力量。 阅兵式上,最让我动容的是那些耄耋之年的抗战老兵。他们身着戎装,胸前挂满勋章,坐在敞篷车上缓缓驶过天安门广场。尽管岁月已使他们满头银发、身形佝偻,但那坚毅的目光、挺直的脊梁,却仿佛在诉说着曾经的烽火岁月。他们曾是热血青年,为了民族的尊严和国家的未来,毅然投身到抗击日寇的滚滚洪流中。在那艰苦卓绝的年代,他们用生命和鲜血书写了壮丽的篇章。在枪林弹雨中,他们冲锋陷阵,毫不退缩;在敌人的炮火下,他们前赴后继,视死如归。他们中有在平型关大捷中英勇杀敌的战士,有在南京保卫战中顽强抵抗的英雄,有在敌后战场与敌人周旋的游击队员……每一个老兵都是一部活生生的历史,都是一本厚重的教科书。 看着他们,我不禁想起那些牺牲在战场上的英烈们。他们没有留下名字,没有留下后代,但他们用生命捍卫了祖国的山河,他们的精神永垂不朽。正是有了这些老兵和无数英烈的奉献,我们才有了今天的和平与安宁。他们让我深刻理解了什么是奉献精神。奉献,是一种无私的付出,是一种不求回报的给予。在那个战火纷飞的年代,他们把个人的命运与国家的命运紧密相连,把个人的生死置之度外,为了国家和民族的利益,毫不犹豫地献出了自己的一切。这种奉献精神,是中华民族最宝贵的财富,是我们永远不能忘却的精神坐标。 观照当下,我们生活在和平年代,虽然没有战争的硝烟,但奉献精神依然是我们这个时代最需要的精神品质。在平凡的岗位上,我们同样可以以忠诚担当践行初心使命,以高度的责任感奉献社会、关爱他人。作为一名普通的工作者,我深知自己肩负的责任。在日常工作中,我努力做到认真负责,对待每一项任务都一丝不苟。无论是繁琐的文件整理,还是复杂的项目策划,我都以严谨的态度对待,确保工作的质量。我深知,每一份工作都关乎着社会的运转,每一个岗位都是国家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就像那些抗战老兵一样,他们虽然身处不同的战场,但都为了共同的目标而奋斗。在和平年代,我们的“战场”就是自己的工作岗位,我们要在这里坚守,用自己的努力为社会的发展贡献力量。 在生活中,我也积极践行奉献精神。我经常参加社区组织的志愿服务活动,为孤寡老人送去温暖和关爱。有一次,我参与了社区的“关爱空巢老人”活动,和志愿者们一起为老人们打扫房间、陪他们聊天。看到老人们脸上露出的笑容,我感到无比的欣慰。这些老人们,有的子女不在身边,生活孤独,我们的陪伴和帮助,就像一束光,照亮了他们的生活。通过这些活动,我深刻体会到,奉献不仅仅是物质上的给予,更是精神上的慰藉。一个微笑、一句问候、一次陪伴,都能让他人感受到温暖和力量。 在社会生活中,我也时刻关注着身边的人和事,努力做到关爱他人。有一次,我在公交车上看到一位孕妇上车,车上的座位已经坐满了人。我毫不犹豫地起身让座,孕妇感激地向我点头致谢。那一刻,我感受到了一种温暖的传递。在日常生活中,这样的小事还有很多,比如帮助迷路的老人找到回家的路,为需要帮助的人提供力所能及的帮助等。这些看似微不足道的举动,却能汇聚成一股强大的力量,让我们的社会更加和谐美好。 观看九三阅兵,让我深刻认识到,历史是最好的教科书,也是最好的清醒剂。我们不能忘记那段屈辱的历史,不能忘记那些为国家和民族献出生命的英雄们。我们要从历史中汲取前行的力量,传承和弘扬抗战精神,以实际行动践行初心使命。在新时代的征程中,我们要以更加坚定的信念、更加饱满的热情、更加昂扬的斗志,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努力奋斗。 作为一名新时代的青年,我深感责任重大,使命光荣。我将以抗战老兵为榜样,学习他们的奉献精神,树立远大的理想和坚定的信念,努力学习科学文化知识,不断提高自己的综合素质。我要在自己的岗位上,以忠诚担当践行初心使命,以高度的责任感奉献社会、关爱他人。我要用实际行动诠释新时代青年的责任与担当,为祖国的繁荣富强贡献自己的力量。 九三阅兵虽然已经过去,但它的意义却永远不会磨灭。它让我们铭记历史,缅怀先烈,更让我们看到了祖国的强大和人民的团结。在未来的日子里,我将永远铭记那些抗战老兵的奉献精神,将这种精神融入到我的生活和工作中,以更加坚定的信念和更加昂扬的斗志,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努力奋斗。让我们一起铭记历史,珍惜和平,传承和弘扬抗战精神,以奉献之心对待他人,以忠诚担当践行初心使命,为祖国的繁荣富强贡献自己的力量。 |
中国文化报客户端下载
特别推荐
|
网站简介|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联系我们| 招聘启事| 不良信息举报| |
![]() |
版权所有:中国文化报网 wenhuabao.com.cn 合作qq:3367874305 举报邮箱:918825737@qq.com Copyright 2012-2021 中国文化报 未经书面授权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