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文化
文化中国
 
非遗文化 龙首文苑 国画周刊 书法艺术 文博收藏 文旅美食 新美育 悦读空间
您的当前位置:中国文化报网 > 生活 >

退伍不褪色 初心永不变

来源:网络 编辑:马俊冬 时间:2025-05-22 10:04

  在湖北省宜城市烟草专卖局流水管理所,有一位年近六旬的老同志,他身材挺拔,目光坚毅,走路时腰板笔直,言谈间仍带着军人特有的干练与沉稳。他叫曾祥文,是一名退伍军人,也是一名扎根基层二十余年的稽查员。从保家卫国的战士到守护市场秩序的"烟草卫士",他始终以军人的标准严格要求自己,用实际行动诠释着"退伍不褪色"的铮铮誓言。

  军旅生涯:淬炼意志,铸就忠诚

  1982年3月,21岁的曾祥文怀揣着报国梦想,穿上了梦寐以求的军装。临行前,父亲拍着他的肩膀说:"当兵就要当个好兵,别给家里丢脸。"这句话深深烙印在他的心里。

  初入军营,高强度的训练让这个农村小伙有些吃不消。第一次五公里越野,他跑得气喘吁吁,落在队伍最后;第一次队列训练,他的动作总是慢半拍。但曾祥文骨子里有一股不服输的劲儿,他给自己定下规矩:"别人练一遍,我就练十遍。"每天天不亮,他就悄悄起床,在操场上加练体能;晚上熄灯后,他还在宿舍走廊里反复练习队列动作。

  功夫不负有心人。三个月后,他的训练成绩突飞猛进,不仅体能考核名列前茅,还因表现突出被选为班长。在随后的军旅生涯中,他多次参与抗洪抢险、森林灭火等急难险重任务,因表现英勇荣立三等功1次,获嘉奖3次。

  图为曾祥文(右一)在部队训练时的照片

  1998年,曾祥文脱下心爱的军装,告别了朝夕相处的战友。退伍那天,连长握着他的手说:"老曾,你在部队是个好兵,到地方也一定是个好样的!"这句话成了他人生新阶段的座右铭。

  扎根基层:从"门外汉"到"行家里手"

  转业后,曾祥文被分配到宜城市烟草专卖局。当时,组织上考虑到他是退伍军人,准备安排他在机关工作,但他却主动申请到最偏远的流水管理所。"我在部队待惯了,不怕吃苦,基层更需要人。"就这样,他来到了距离市区40多公里的流水镇,成为一名普通的市管员。

  初到烟草行业,曾祥文对业务一窍不通。为了尽快适应工作,他白天跟着老同志走访市场,学习如何识别假烟、如何与零售户沟通;晚上挑灯夜战,研读《中华人民共和国烟草专卖法》《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处罚法》等法律法规。不到半年,他就从"门外汉"变成了所里的业务骨干。

  2003年,宜城烟草推行网格化管理,曾祥文主动请缨,负责辖区最难管理的片区。这里零售户分散,交通不便,且有不少历史遗留问题。他骑着摩托车,挨家挨户走访,耐心倾听零售户的诉求,帮助他们解决实际困难。渐渐地,零售户们对这个"当过兵的老曾"越来越信任,市场秩序也明显好转。

  图为曾祥文与稽查员一同检查零售客户卷烟

  打假先锋:铁腕执法,守护市场

  在基层烟草工作中,打假打私是最具挑战性的任务之一。曾祥文凭借军人特有的敏锐和果敢,多次在案件侦破中发挥关键作用。

  2016年冬天,有群众举报称某乡镇存在一个假烟仓储窝点。曾祥文带队蹲守一天一夜,在零下几度的寒风中严密监控。最终,他们成功捣毁窝点,查获假烟200余条,案值超四万元。涉案人员气急败坏,威胁他。曾祥文毫不退缩,正色回应:"我当过兵,什么场面没见过?依法办案,谁也别想蒙混过关!"

  二十年来,他参与查办各类涉烟违法案件150余起,其中大要案30余起,为维护国家利益和消费者权益作出了突出贡献。

  从军营到烟草,从保家卫国到守护市场,曾祥文用半生时光诠释了什么是"退伍不褪色"。他没有惊天动地的壮举,有的只是日复一日的坚守;他没有豪言壮语,有的只是默默无闻的奉献。正如他所说:"只要组织需要,我随时都在。"(姚博文)

  

 
 
中国文化报客户端下载
 
视频
 
特别推荐
 
图片
 
网站简介|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联系我们| 招聘启事| 不良信息举报|
版权所有:中国文化报网 wenhuabao.com.cn
合作qq:3367874305 举报邮箱:918825737@qq.com
Copyright 2012-2021 中国文化报 未经书面授权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