逛新化 来源:网络 编辑:马俊冬 时间:2025-08-01 15:24
日头正毒,晒得柏油路软塌塌地,泛着白光。一说去买波比艾斯冰淇淋,女儿红扑扑的脸蛋上,瞬间就漾开了笑,像两朵刚沾了水汽的花,脚下也生了劲,拽着我的手往前冲,嘟囔着:“爸爸,我晓得路!” 小孩子大约都这样,冰的吃食,是天生的“迷魂汤”。她最爱碧根果口味的,说那甜里裹着奶香,混着果仁的脆,超赞。一路走,一路吃,由于天气太热,蛋筒边缘很快融出一圈乳白,顺着小手指往下淌。她眼尖,见着了便赶紧把嘴凑上去,舌头一绕,一嗦,连指尖都舔得干干净净,活像条贪嘴的小蛇,一点也舍不得与冒着热气的地板共享,真是拿她没辙! 工作日,街上也热闹,小城市更有生活温度和质感。小贩的吆喝声裹着香气飘过来,卖菜婶的竹筐边沾着绿油油的空心菜,她正弯腰清理少量的泥巴;修鞋匠的老藤椅吱呀作响,旁边的搪瓷杯里飘散出菊花茶的清香;街角的小吃摊旁人声鼎沸,鸡架子在油锅里欢快地翻滚,老板娘系着淡蓝色印花围裙,手腕上的银镯子碰着瓷盘叮当响,眼尾的笑纹里,盛着这座小城的岁月静好。可能是爱吃魔芋的缘故,我总爱在魔芋摊前看一看、问一问。深灰色的魔芋块浸在清水里,方方正正,Q弹喜人,一看就是鲜魔芋磨的;浅白些的定是加了淀粉,更显滑嫩,但营养价值略低。旁人买都是一小块,我一买便是五斤,用来炒鸭炒牛肉都是很好的辅料,再滴几滴新化特有的山胡椒油,那股子鲜辣,能让人味蕾大开。 顺着主街一路往北,就进了服装城。大半年没见,想给岳母挑几件衣裳。她偏爱深色,转了几家都不如意,不是价格让人摇头,就是穿着不显身材。正打算换地方,雨点子“啪嗒”砸下来,只得折回去再寻。老婆眼尖,在角落里翻出套墨绿色的套装,岳母一穿,眉眼都顺了。到买单时,店员说要168块,岳母脸一板,说128块就要,作势转身往门外走。那股子认真劲儿,活脱脱老戏骨一个。店员拗不过,终是依了,边打包,边说着穿着发财、身体健康之类的喜庆话,看来这店员也深谙生意之道,买卖成了好结交回头客。我付了钱,岳母抖了抖衣服,顺步牵着外孙女坐了下来,等雨停。他们这辈人,过日子像算珠,一分一厘都得拨得清清楚楚,该省的一毛不拔,该花的也不含糊。 城西大市场还是老样子,楼房不高,还旧,有的瓷砖都掉了,露出里头的墙皮,像换完毛的癞皮狗。这一片店铺挨着店铺,卖大米的挨着打五金的,虽然拥挤,却都透着烟火气。大雨把马路浇得黑亮,车碾过去,溅起一片水花,像在叹气。我望着雨里来往的车辆出神,他们大多是为了生计,雨再大也得往前赶。进了家烟铺,老板刚骑摩托送烟回来,后背湿了大半,却神采奕奕。“老板生意好啊!”我笑着打招呼,他抹把脸也笑,“将就混日子。”每次来都在他这儿带几条烟,熟了,总爱打趣几句。
回家的路上,女儿儿子都乏了,在车里摇摇晃晃睡熟了。小孩子的快乐很简单,吃饱了就睡,醒了就闹,倒让人羡慕。人生或许也该这样,过去了的就放下,过不去的,先搁一边。正想着,前头一群白鹅横了路,鸣笛吆喝都不管用,领头的那只伸长脖子,瞪着眼,半点不惧,倒有点白衣侠客的英姿。等了片刻,一位老翁拎着绑了碎布的竹竿出来,吆喝着赶,鹅群才呼啦啦往田里去。 这时女儿醒了,以为到了家,探出头来。一滴雨落在她鼻尖上,她咯咯地笑,像个刚被雨润过的小太阳…… 作者:勒里
|
中国文化报客户端下载
特别推荐
|
网站简介|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联系我们| 招聘启事| 不良信息举报| |
![]() |
版权所有:中国文化报网 wenhuabao.com.cn 合作qq:3367874305 举报邮箱:918825737@qq.com Copyright 2012-2021 中国文化报 未经书面授权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