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咸丰:凿井日志里的乡村蝶变密码 来源:网络 编辑:马俊冬 时间:2025-05-22 10:13
在鄂西大地的绿水青山间,咸丰县烟草专卖局(营销部)以“凿井精神”深耕乡村振兴沃土,在五谷坪村这片希望的田野上,书写着党建引领、产业筑基、民生固本的时代答卷。这支驻村工作队用脚步丈量民情,以实干铸就初心,让曾经的小山村焕发出“农业强、农村美、农民富”的蓬勃生机。
党建铸魂:激活红色引擎 “欲筑室者,先治其基。”咸丰县局将党建引领作为乡村振兴的“第一粒扣子”,深耕基层党组织建设“责任田”。驻村工作队化身“红色园丁”,协助村党支部构建“强队伍、深学习、严治理”的基层党建体系:规范落实“三会一课”制度,让党的创新理论如春风化雨浸润乡土;开展“支部联学”活动,累计组织党史学习教育、党的二十大精神宣讲10余场,让党的声音传遍田间地头;召开13场院坝会,用“拉家常”的方式解读惠民政策,引导村民从“要我振兴”向“我要振兴”转变。 老党员杨海的感慨道出了村民心声:“这些干部不是来‘镀金’的,是带着真心来‘筑梦’的。”驻村队员白天走家串户察民情,晚上挑灯夜读写日志,用“5+2”“白加黑”的坚守,将党支部打造成凝聚民心的“强磁场”,培育出一支“永不走的工作队”。
产业赋能:绘就富民画卷 产业兴则乡村兴,咸丰县局以“烟粮融合”为画笔,在五谷坪村勾勒出“四季有景、四季有收”的产业图谱。春日里,2280亩烟田地膜如银带铺展,构成大地的“指纹画”;夏秋时,烤房炊烟袅袅,金黄烟叶铺就“黄金路”。通过“基地+农户”模式,2024年烟叶产业带动村民人均增收2万元,村集体增收1万元,让“叶子”变成“票子”。 更亮眼的是“烟菜轮作”的生态智慧——300亩轮作蔬菜田错季生长,莴笋、甘蓝等“短平快”作物填满冬闲田,实现产值13万元。与此同时,中药材基地的药香、生猪养殖场的轰鸣、中蜂养殖箱的嗡鸣,共同奏响产业多元发展的交响曲,让“一业独大”升级为“百花齐放”。 民生筑底:镌刻为民情怀 “些小吾曹州县吏,一枝一叶总关情。”咸丰县局将“民生清单”化作“履职工单”,用“硬核举措”破解“民生难题”。2024年旱情期间,驻村工作队化身“找水突击队”,捐赠12000米水管,新建6处水源点,让清泉流进家家户户;寒冬时节,他们变身“除冰卫士”,清扫山路积雪,守护村民出行安全;烟田管理季,又成为“技术顾问”,蹲守田间指导施肥采摘,用专业服务护航丰收。 五保户杨福龙的重生故事,更是驻村帮扶的生动注脚。一场大火烧毁家园后,工作队迅速启动“暖心工程”:筹集善款、搭建临时住所、代购生活物资,驾车陪同补办证件、体检购药,2024年新春,当老人推开新房大门,泪水滴落处,是党心民心的温暖共振。
从“党建红”引领“产业绿”,到“志愿蓝”守护“民生金”,咸丰县局的驻村帮扶路,是新时代乡村振兴的微缩样本。这支队伍以“功成不必在我”的境界和“功成必定有我”的担当,在鄂西山区凿开希望之井,让五谷坪村的蝶变,成为乡村振兴战略在基层落地生根的鲜活注脚。未来,他们将继续深耕“责任田”,浇灌“幸福花”,在希望的田野上续写更多“春天的故事”。(向紋嶙)
|
中国文化报客户端下载
特别推荐
|
网站简介|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联系我们| 招聘启事| 不良信息举报| |
![]() |
版权所有:中国文化报网 wenhuabao.com.cn 合作qq:3367874305 举报邮箱:918825737@qq.com Copyright 2012-2021 中国文化报 未经书面授权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