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麻城:基层治理三位一体的探索 来源:网络 编辑:马俊冬 时间:2025-04-16 17:42
新时代基层治理实践中,传统的“经验型管理”模式,已难以适应当前高质量发展和数字化变革的双重要求。基层工作的堵点痛点,往往体现在流程不清、规则不明、动力不足,表面是执行层面的“卡壳”,本质则是治理模式的“掉线”。 面对新形势、新任务,麻城市烟草专卖局(营销部)坚持用系统思维谋全局、用重构逻辑破难题,探索以“技术赋能、制度支撑、文化润心”为主线的“三位一体”基层治理路径。通过机制设计和场景落地的“双轮驱动”,让治理更有逻辑、执行更有章法、基层更有活力。 数智赋能,激发基层治理新活力
(图为基层工作人员利用数字化工具核对表格) 在基层治理创新的浪潮中,青年员工正成为最活跃的变革力量。他们既带着数字化原住民的天然优势,又怀揣着扎根基层的热忱,用新思维、新技术为传统工作注入全新活力。 零售户基础信息维护工作中,年轻技术大拿小吴带领自己所在的创研社团队攻克了数据自动校核的难题。老同事常说“好记性不如烂笔头”,但我们想证明,好记性不如“爬虫助手”。他们开发的信息抓取系统,将原本繁琐的人工核对变为自动完成,解放了人力,还确保了数据的准确性。 文化育人,厚植基层治理软实力
(图为青年员工交流创新交流会) “我们每月的主题晨会现在成了‘抢麦’现场,大家都愿意讲,讲工作、讲客户、讲小故事。”宋π创研社的年轻成员小袁说,从最初的“开会与我无关”到如今的“主动上台讲”,变化的背后,是文化氛围悄然发生的转变。文化不造势、不出声,但最能凝心、最能聚力。 近年来,麻城烟草持续推动基层文化建设,围绕“人人讲规范、事事讲清廉、处处讲创新”的理念,打造了一批贴近人、走进心、能落地的文化载体。从晨会分享到岗位练兵,从“我来讲制度”到“轮岗说问题”,通过小场景、小制度、小激励,构建人人参与、人人思考的治理氛围。 治理的最终目标不仅是提升执行力和规范度,更在于培育一支有信仰、有情怀、有责任感的基层队伍,营造一种积极进取、风清气正的工作氛围,为高质量发展夯实最持久的内在支撑。 制度固本,构建长效发展新机制 “流程不清的时候,全靠人盯人。现在标准一挂出来,大家心里都亮堂了。”宋埠所一位从业十几年的老客户经理说。去年,他负责的工作被纳入“日清周审”台账机制,不仅内容更清晰,节奏也更有序了。“我们过去是干完再总结,现在是一开始就知道怎么干、干到什么程度。” 近年来,麻城烟草在基层治理中持续推进制度建设“下沉提效”。从工作流程到客户服务,从终端建点到档案管理,先后制定并落地了一批基层适用、可操作性强的工作规范,让基层工作真正做到有章可循、有据可查。 制度也不是一成不变的。去年麻城烟草组织了6次面向一线的“制度建议征集”活动,累计收到一线员工反馈建议近十多条条,其中不少被及时采纳。“我们提出的建议能写进制度里,干起活来更有参与感。”一位年轻员工说。 围绕“谁来干、干什么、怎么干”,麻城烟草还同步完善了基层岗位责任清单和分工机制,推动能者上、优者奖,真正让制度成为基层治理的底座,而不是上墙的“摆设”。 基层治理的关键,在人,在一线,在机制。我们将持续在“系统破题、流程提效、文化育人”上下功夫,让技术用起来、制度立起来、文化强起来,推动治理效能从“看得见的流程”向“看不见的信任”持续跃升,在高质量发展的大局中贡献更可靠、更有力的基层支点。(高梦琪) |
中国文化报客户端下载
特别推荐
|
网站简介|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联系我们| 招聘启事| 不良信息举报| |
![]() |
版权所有:中国文化报网 wenhuabao.com.cn 合作qq:3367874305 举报邮箱:918825737@qq.com Copyright 2012-2021 中国文化报 未经书面授权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