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作QQ
3367874305
 
非遗文化 龙首文苑 国画周刊 书法艺术 文博收藏 文旅美食 新美育 悦读空间
您的当前位置:中国文化报网 > 资讯 >

关于推动西藏赛马赛事旅行高质量发展的对策建议

来源:网络 编辑:马俊冬 时间:2023-10-18 21:33

  2023年9月8日,为了持续激发体育市场活力,释放体育市场潜力,国家体育总局印发《关于以重大体育为契机组织开展体育消费促进活动的通知》,其中提到要深入推进体育与文化、旅游、康养等产业融合发展,结合国际性、全国性、区域性重大体育赛事,实现多业态融合、多场景打造,组织发起全国各地接续举办体育消费促进活动。9月27日,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释放旅游消费潜力推动旅游业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措施》为文化、体育和旅游的有机结合提供了政策指引。为了进一步改善体育消费体验,丰富体育旅游产品,积极开展促消费活动,国家体育总局、文化和旅游部将以“跟着赛事去旅行”为主题,结合重大赛事以及精品赛事、民族特色体育赛事,设计特色旅游线路等一系列促消费活动。在此背景下,西藏旅游业发展要注重因地制宜培育赛事旅行新业态,坚持以赛为媒,以体促旅,推动文体旅深度融合发展,不断丰富西藏旅游的体育文化内涵,提升赛事旅游的文化品位。

  一场场精彩的体育比赛,牵动无数观众的心,也激发了人们“跟着赛事去旅行”的热情。随着大众健康意识的增强,体育旅游逐渐成为新风尚。如今,“村BA”、“村超”等赛事爆火出圈,越来越多游客因一个赛事奔赴一座城,各地也纷纷出招,依托自身资源禀赋推动体育与文旅深度融合,让更多的游客在旅途中享受运动的乐趣,感受城市的活力,让体育赛事带来的“流量”,转化为文旅消费的“留量”。赛马节是西藏那曲人民最原始、最古老的传统节日,是弘扬羌塘草原优秀传统赛马文化的盛会,距今已有上千年的历史,2021年被列入第五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如今的赛马节是一场集优秀文化展演、传统马术表演、体育竞技赛马、物资商贸交流、特色产品展销、招商引资洽谈、旅游资源推介为一体的盛会,更是展现藏北深厚文化底蕴和各族人民精神风貌的盛会。

  近年来,随着我国旅游市场的强势复苏,“体育+文旅”的融合发展模式逐渐兴起,体育体验式消费与沉浸式消费规模不断扩大。体育文旅已经成为了旅游业发展的新趋势,新风向。“赛事旅行”不仅为所在城市吸引了广泛关注,也促进了当地群众以及游客的体育参与。不论是北京冬奥会期间,“全民上冰雪”热潮下张家口迎来了旅游旺季;还是成都大运会赛程中,“天府之国”的再度出圈,都反映了体育赛事对于城市旅游业发展的强力促进作用。同时,这种“赛事经济”也为一些拥有自身特色体育赛事小城提供了发展机遇。“赛事旅行”,为西藏赛马赛事旅游高质量发展提供了新的契机和市场空间。

  2018年12月,在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加快发展体育竞赛表演产业的指导意见》中提到要坚持因地制宜,立足各地特色体育资源和功能定位,发挥比较优势,明确发展重点,推动不同地区体育竞赛表演产业多样化、差异化发展,形成优势互补、互相协调的联动发展格局。近年来,随着国家对体育赛事开展的大力支持和乡村振兴战略的全面推进,西藏旅游呈现蓬勃发展态势,其民族体育赛事也逐渐成为促进文体旅融合、夯实乡村体育旅游基础、提升乡村旅游形象的重要手段。赛马是西藏人民生活娱乐和节日庆典中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和内容形式,有着广泛的群众基础和深厚的历史积淀。西藏赛马节经过长时间的积累、沉淀和传播慢慢被全世界人民所熟知,在带动西藏旅游经济发展中也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有鉴于此,以赛马节为依托发展西藏民族体育赛事旅游新业态,旨在为西藏旅游高质量发展提供参考。

  第一,打造新业态IP吸引人,创建民族赛事精品旅游圈。

  品牌赛事是一种无形资产,西藏赛马赛事作为一个开发潜力巨大的传统民族体育赛事,把民族文化与民俗文化交融于赛事之中,具有多元的价值属性。为此,打造民族体育赛事品牌是西藏新业态IP开展的第一步。一方面,建立赛马赛事的品牌形象与定位,立足西藏自身的文化特点与民族体育文化特色,将藏族文化和传统体育作为主推,通过设计体育形象来促进民族体育文化的具象化。例如“8.18”哲里木赛马节吉祥物“马哒哒”,代表着通达辽阔,近悦远来的通辽文化,象征着赛马选手顽强拼搏、团结勇敢、永不言弃的运动员精神。各区赛马节可以以此为参考,并开发一系列的周边、文创产品来丰富消费者的选择。另一方面,商业化程度高的体育赛事是建立赛事精品旅游圈的重要保障。举办商业化程度高的赛马赛事需要真正了解并满足人们对体育旅游赛事的不同需求,即要加大对西藏赛马赛事旅游的创新性开发,发挥政府主导下社会参与的积极作用,打造多样化的旅游产品,突出赛事重点实现全域旅游。

  第二,立足资源禀赋留住人,坚持差异化和特色化发展。

  近年来,我国民间赛事的数量与质量得到长足发展,以贵州“村BA”为代表的民间赛事屡屡出圈,向大众展示了基层体育文化的生命力和发展潜力,在促进地方经济繁荣、村民增收等方面也发挥了不容小觑的作用。与此同时,民间赛事旅游产品同质化严重、服务水平参差不齐、盲目举办赛事现象屡见不鲜。因此,西藏赛事旅行应立足资源禀赋优势,选择赛马这项集竞技性和观赏性于一体的民族赛事,走差异化特色化发展道路。此外,文化归属感是赛马赛事长远发展的深层动力,西藏赛马活动拥有独特的历史和文化积淀,将赛事旅行建立在深厚的民族特色文化基础之上,以赛为媒,在赋予赛事文化内涵的同时增强民族文化认同感。

  第三,抓住赛事空档活跃人,推进文体旅深度融合发展。

  随着国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和消费结构的升级,旅游者对赛事旅行的消费需求从观赏逐渐转变为参与体验。因此,赛马赛事旅行要以赛事为核心,以参与体验为主要形式,向大众提供多元化的产品和服务,满足大众的消费需求。最有效的赛事体验不仅要给参与者身体上的参与感受,还要关注到视觉上、情景上的体验。例如广西壮族的“抢花炮”比赛,不仅带给游客紧张刺激的身体体验,也将这份吉祥如意的民族祝福传递给每一位游客。赛马赛事也应以独特的地域文化、乡土习俗感染旅游者,带动旅游消费。

  第四,组建赛事团队培育人,完善人才引进和培养机制。

  体育赛事产业人才的培养和赛事运营团队的组建是赛事旅行可持续发展的关键因素,通过“内培外引”的模式带动人才聚集是解决西藏地区人才资源稀缺的重要手段。西藏赛马赛事作为时节性活动,需要投入大量的人力资本,对于专业性较低的岗位,可以通过内培的方式对当地人员进行系统化的培育,开展长期性的培训,激发当地人员的学习潜能,使其成为赛事旅行的服务人员。另外发挥西藏地区高等院校与职业院校的教学优势,加强民族赛事旅行专业人才的培养。西藏地区要以赛事产业链为核心,为赛事人才和运营人才提供事业发展的大平台,通过引进的方式形成人才汇聚地,为西藏赛事旅行高质量发展提供智力支持。

  第五,激发市场活力稳住人,延伸体育产业链和消费链。

  近年来,随着我国旅游市场的强势复苏,“体育+文旅”的融合发展模式逐渐兴起,体育体验式消费与沉浸式消费规模不断扩大。赛事旅行逐渐跻身为旅游业发展的新趋势,新风向。目前来看,民族传统旅游业自身发展经验不足,尚没有找到一条稳定增长的发展线路,但是民族旅游业与传统体育融合发展最为密切。从体育产业来看,体育赛事与旅游业融合也会拓宽体育产业的发展空间,两者相互协调,优势互补。西藏赛事旅行过程中不仅会涉及吃穿住行等基本生活要素,还会购买与赛马相关的配套产品,可以考虑将体育与手工业、文创业、农产品加工业等相结合,延长体育产业链和消费链,助力西藏产业发展提质增效。

  【作者贾雨系河南理工大学体育学院硕士研究生,在全国体育类专业学术期刊、全国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学术大会等会议上发表学术论文多篇,主要从事社会体育学、藏族赛马节研究;朱亚成系西藏民族大学体育学院讲师、博士、国家社科基金项目主持人、国家民委教改项目主持人、西藏社科基金项目主持人、《四川体育科学》编委兼外审专家,主要从事藏族赛马节研究。本文系2023年度国家社会科学基金西部项目“文体旅融合背景下藏族赛马节高质量发展研究”(批准号:23XTY003)阶段性成果。】

 
 
中国文化报客户端下载
 
视频
 
特别推荐
 
图片
 
网站简介|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联系我们| 招聘启事| 不良信息举报|
版权所有:中国文化报网 wenhuabao.com.cn
合作qq:3367874305 举报邮箱:918825737@qq.com
Copyright 2012-2021 中国文化报 未经书面授权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